11月12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吉林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广东省社科院图书馆、枣庄市图书馆、重庆市北碚区图书馆、湖州市图书馆、宝鸡市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惠州慈云图书馆、泸州市图书馆、阆中市图书馆、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苏州市吴中区图书馆、河南省唐河县图书馆等20家单位,在国家图书馆联合举办古籍数字资源共享发布活动,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7200余部(件),免费服务大众阅览和学术研究。
本次联合发布活动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的第四次,也是参加单位最多的一次,不仅有省级馆,更有很多市、区、县公共图书馆,以及博物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系统古籍收藏单位。著名藏书家韦力先生将所藏8部稿钞校本古籍数字影像无偿赠送国家图书馆进行发布,更是开创了民间收藏古籍以数字资源形式服务社会公众的新模式。《“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规划》要求在2016年已发布2.7万部(件)古籍资源的基础上,到2020年达到7万部(件),2018年发布总量已达到6.5万部(件),加上此次联合发布7千余部(件),总量已超过7.2万部(件),提前完成古籍资源发布任务。
国图平台
访问方式:1.开放权限;2.用身份证号注册或国图读者卡登录,就可以进行检索和全文阅览。
“中华古籍资源库”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成果,目前在线发布的古籍影像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古籍、普通古籍;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天津图书馆藏普通古籍等,资源总量超过3.2万部(件)。
本次发布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699部、云南省图书馆藏珍贵古籍139部、芷兰斋藏稿钞校本古籍8部、日本永青文库捐赠汉籍17部,资源总量超过3.3万部。
“中华古籍资源库”中的古籍影像
“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日本永青文库《御制圆明园诗四卷》影像
读者登录国家图书馆网站“中华古籍资源库”栏目或“中国古籍保护网”(http://www.nlc.cn/pcab/),用身份证号注册或读者卡登录,就可以进行检索和全文阅览。
发布网址:
http://mylib.nlc.cn/web/guest/shanbenjiaojuan
“碑帖菁华”是以国家图书馆藏有的历代甲骨、青铜器、石刻等类拓片二十三万余件为基础建设的数据库,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民俗、文学、艺术、科技、建筑等方面,现有元数据23000余条,影像29000余幅。
“碑帖菁华”检索页面
“金塑观音菩萨满堂神像碑”影像
此次发布资源为2595种馆藏明清碑刻拓片数字资源。
发布网址:
http://mylib.nlc.cn/web/guest/beitiejinghua
该数据库是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成果的具体体现。普查登记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首要任务,是全面了解全国古籍存藏情况,建立古籍总台账,开展全国古籍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通过每部古籍的身份证——“古籍普查登记编号”和相关信息,建立国家古籍登记制度,加强各级政府对古籍的管理、保护和利用。
2016年9月28日,“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正式对外上线,随着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根据普查工作进展,陆续发布古籍普查数据,截至2019年11月,累计发布217家单位古籍普查数据772,861条7,447,203册。
该数据库发布内容主要包括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著者、版本、册数、存缺卷、收藏单位等古籍普查登记内容。系统支持用户按照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著者、版本、收藏单位等内容进行简单检索和高级检索,支持繁简共检。用户可在检索结果中按照单位进行导航,从而对其在全国的收藏分布情况一目了然。该数据库所公布的古籍普查数据,是全国各古籍收藏单位通过目验原书,首次按照统一的古籍著录规则完成的普查工作成果,有效履行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要求的摸清古籍家底的职责,实现了全国古籍的统一检索。
http://www.nlc.cn/pcab/zhgjsmsjk/
黑龙江省图书馆古籍数据库是黑龙江省开展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对本省古籍进行再生性保护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遴选部分馆藏古籍影像资源,进行数字资源发布。本次发布32部100册,内容主要包括黑龙江外纪、黑龙江乡土录、拜泉县志、巴彦县志、瑷珲县志、辽海丛书、八旗文经、渤海国志等资源,皆为黑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地方志、地方文献史料。文献记载了历史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智慧,记录了这一地区历史沿革和发展轨迹,对东北疆域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对黑龙江地区、东北地区风土人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为科研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http://221.212.156.202:9000/was5/web/search?channelid=218353
南京图书馆藏有大量的集部典籍,清人文集占了其中很大的比例,这次选取100部文集进行全文发布。这些文集,从作者生存年代来看,涵盖清初至清末各个时期;从版本上看,主要为清代各时期的刻本(间有民国刻本和铅印本),书品整体质量较高,标引也尽可能详细,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
http://www2.jslib.org.cn/was5/web/qrwj.htm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现藏古籍9449种,127488册,藏量排在广东省各古籍收藏单位前列。其中,善本517种,8310册;普通古籍8932种,119178册,是广东省重要的古籍收藏单位。此次先期发布馆藏手稿抄本《广东贡士录》等40余部古籍资源,资源将陆续上线开展服务。
http://opac.keyanzx.org/opac/
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苏州市吴中区图书馆高度重视估计的保护、开发、利用,陆续对馆藏珍贵古籍和地方文献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将23部137册馆藏古籍资源对外发布。该批古籍数字资源主要为吴中区图书馆馆藏的珍贵古籍和部分地方文献资料,希望这些吴地古籍文献能够被更好的挖掘和利用,发挥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绛云楼书目》影像
http://61.177.37.110:9192/AncientBook/book/index
此次发布古籍3部,其中:《武功县志》三卷三册,明正德十四年(1519)刻本,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越绝书》十五卷四册,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张佳胤双柏堂刻本,入选第一批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列子冲虚真经》存二卷四册,明闵齐伋刻朱墨套印本。读者进入湖州数字图书馆页面,点击“地方特色”资源,即可在线阅览。同时,在“湖州书库”栏目,还发布有湖州地方志和家谱资源。
发布网址:
http://www.hzetsg.com/
枣庄市图书馆根据“普查、修复、培训、展示、研究、利用”六位一体的古籍保护工作模式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古籍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完成了馆藏116部1174册(件)200680页古籍的扫描、优化、编制目录等数字化工作,其中包括入选山东省第一、二、三批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400余册。如明万历三年(1575)顾氏芸阁刻朱印本《集古印谱》、明万历茅维刻本《东坡先生诗集注》等。
清抄明正德五年(1510)刻本《东泉志》影像
发布网址:
http://www.zzlib.com/gjl
佛山市图书馆数字化地方文献检索系统,在线发布古籍资源233部851册,其内容主要包括宋元至民国时期佛山地区(禅城、南海、顺德、高明、三水)的方志、家谱、地方人士传记、杂史笔记、别集等等,其中不乏罕见的地方性史料,个人文集。
佛山市图书馆数字化地方文献检索系统拥有书名和著者检索功能,并配有打印,原文图像,PDF图像等辅助功能,可满足读者阅读、查询、研究的需要。
清嘉庆十年(1805)听松阁刻本《陈严野先生全集四卷》影像
发布网址:
http://202.105.30.8:85/search.htm
重庆市北碚区图书馆在线发布的北碚图书馆历史文献数据库,可在线阅览古籍地方志202种1178册的原版原貌,其中包括《北碚图书馆藏方志珍本丛刊》全部内容。
http://222.178.203.72:9051/?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狮山学馆”数据库,首批在线发布清代古籍5部、民国线装书4部,其余资源内容将持续更新,不断提供读者使用。
泸州市图书馆藏有各类省内地方志120余种,涵盖四川省内各地市州。
这些地方志是了解历代四川地区人文、历史、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史学价值。
《直隶泸州志》影像
本次发布的全文数据为馆藏特色地方志古籍,共计70部357册,主要为清代以来各地旧志,每种旧志的格式为PDF,可供在线阅读。较为珍贵的地方志有:清《岳池县志》二十卷、清乾隆《威远县志》八卷、清嘉庆《直隶泸州志》十卷等。同时,古籍善本栏目还发布有馆藏善本古籍5部。
http://www.lzlib.com/go.htm?url=zjsj&c=lu_zhou_di_fang_zhi
此次发布古籍4部4册,包括清嘉庆十六年(1811)刻本《燕山外史》二卷、清光绪甲辰年(1904)刻本《洪度集》一卷等,免费为读者提供在线阅览服务。
http://lzslib.lzslib.org.cn/class.asp?classid=3
截至目前,
该馆古籍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在线阅览工作正在积极开展,已陆续发布馆藏古籍全文影像37部222册。
古籍资源数据库按照经、史、子、集、丛五大部分类,读者可通过网站进行有关古籍数据的在线检索浏览。
http://124.47.25.19:8081/ziliaoku.html
该馆馆藏古籍资源库正式上线,目前已在线发布一批地方文献,馆藏珍贵古籍全文影像将陆续发布上线,免费面向公众服务。
http://39.106.82.98:8066/index.html
吉林省图书馆此次拟发布的资源,是本馆所藏的部分珍稀方志资源和一些珍贵典籍,以本省地方文献资源为主,其中善本古籍近40余部,普通古籍50余部。其中《打牲乌拉志典全书》《长白山灵迹全影》《吉林纪事诗》等对研究东北地区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吉林及东北地方历史文献数据库”
读者可使用该馆读者卡账号或通过吉林省图书馆主页“授权访问系统”进行申请授权,即可全文浏览古籍资源。
发布网址:
http://39.98.95.7:89/library/publish/default/Main.jsp
佛经专藏是山东省图书馆特色馆藏之一,目前馆藏历代佛经两万余册,其中既有元代《碛砂藏》(一册),亦有明代永乐南藏(五部)、永乐北藏(三部),清龙藏(一部)及明清诸单刻佛经等。
继去年9月28日发布馆藏《永乐南藏》之后,此次再发布馆藏《永乐北藏》5050册数字资源。《永乐北藏》正藏刊刻于明永乐十九年(1419)至正统五年(1440),共636函。万历年间又增刻续藏41函。该藏历史上多由皇家颁赐,故存世较稀。此次该馆数字化的《永乐北藏》是一部包含正藏续藏、约刷印于明末之本,已经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藏原应有约6775册,此次发布现存的5050册,共计发布图像18万6000余拍,约含55万页。读者登陆平台用户名为:“fojing”,密码为:“fojing”,登陆之后可浏览全文影像。
永乐北藏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卷》影像
永乐北藏本《出三藏记集十七卷》影像
http://www.sdlib.com/channels/ch00762/
湖北省流传下来的地方志是湖北地区文化保存的重要载体。这次选取地方志107种757册63000余拍进行标引发布。这些方志的版本时间上启明代正德十年(1515)下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版本形式包含刻本、活字本、铅印本、抄本等,地舆分布涵盖全省绝大部分地区。这些方志整体质量较高,部分方志的缺字或页面不佳时设置同版其他藏本对比叶。缺叶、缺卷的方志,如果补配了其他藏本,也以对比叶形式标记出来,明晰版本源流。此外,标引也尽可能详细,除散乱的稿本等皆按照方志门目标引,方便读者检索查阅。
湖北省图书馆是湖北省收藏家谱文献最多、保存条件最好的公共文化事业机构。据统计,目前该馆藏有家谱约2500余种,共计约180个姓氏,地区涵盖全国多个省市,其中以湖北省最多。本次选取湖北省内地区家谱92部1096册进行发布,版本时间从清雍正六年(1728)至现代(2013),包含程、戴、傅、夏等48个姓氏。
方志库发布网址:
http://gjpt.library.hb.cn:8991/qt-zxsk.html
家谱库发布网址:
http://gjpt.library.hb.cn:8991/home/jp_index.html
云南省图书馆此次发布的171部633册古籍中,有史部古籍《铜政便览》与《滇南矿厂图略》,子部古籍程乙本《红楼梦》,集部别集中的清代云南文学著作,以及大型丛书《说郛》。《铜政便览》与《滇南矿厂图略》刊刻于清道光时期,对云南铜矿的开采、冶炼、产量价格和铸钱、滇铜京运等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对于研究清代采矿、冶炼以及货币生产、西南道路运输等都是极为难得的珍贵史料。云南省图书馆所藏程乙本《红楼梦》,插画精美,品相完好,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说郛》成书于明初,今所见者多为抄本,云南省图书馆所藏为清顺治三年(1646)刻本,较为罕见。除此之外还收录了清代云南文学著作,既有云南地方刻本,也有稿本、抄本,是清代云南文学发展情况的代表,更是云南地方文献中的珍品。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程伟元活字印本《绣像红楼梦》影像
发布网址:
http://msq.ynlib.cn/
天一阁博物馆通过“天一阁古籍数字资源网”对外网免费开放955部4882册,其中经部245部、史部658(含家谱376部)、子部26部、集部19部、丛部7部。这批资源除家谱及部分目录学资源外,大部分为天一阁善本古籍,如明刻本《范氏奇书》、《天一阁集》、《嘉靖七年浙江乡试录》等,不少还入选国家和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也是天一阁的特色资源。
读者可登陆天一阁博物馆网站,通过申请注册账号,即可查阅古籍全文影像资源。
明刻本《天一阁集》影像
发布网址:
http://www.tianyige.com.cn:8008/default
“惠州古籍文献全文数据库”收录惠州慈云图书馆藏线装古籍资源。本着保护和利用古籍的原则,实行原样拍照整理,并提供全文检索,以供学者、古籍爱好者和广大读者使用。现已发布古籍4部23册,分别为《罗浮山志会编二十二卷首一卷》、《辽史纪事本末四十卷》、《史通削繁四卷》、《巾经纂二十卷》。
读者登陆读者账号,按照使用说明下载安装Adobe Acrobat Reader阅读器和IQBook阅读器后浏览全文。
清道光十三年两广节署刻朱墨套印本《史通削繁四卷》影像
http://ndlib.hzlib.cn:8090/interlibSSO/goto/91/=qdrntqbd9gykha9bm.800Z/hzgj/web/first.jsp
在发布古籍数字资源的同时,全国古籍“摸家底”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4省完成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全国古籍普查完成总量260余万部另1.8万函,2315家收藏单位完成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累计发布217家单位古籍普查数据772,861条7,447,203册。随着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不断推进,古籍普查登记数据将在该数据库中陆续发布更新。
古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对古籍进行整理、保护和利用,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传承中华文脉和传统文化,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古籍保护的目的在于利用,古籍数字资源的在线发布与共建共享,开创了古籍服务新模式,使社会大众和研究者可以足不出户浏览古籍资源,在有效解决古籍保护和利用矛盾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古籍传播,为中外学者方便地研究古籍提供便利,这对于揭示和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坚定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为代表的各古籍存藏单位,将坚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8位老专家回信的重要精神,坚守“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初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不断加大古籍数字资源建设和整合力度,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更多更快更好的公益性发布古籍数字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让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更好保障国家文化资源安全、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贡献力量。